仁和区福田镇:奏响集体经济发展“三部曲”
- 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发布时间:2025-10-31访问数:11
- 选择阅读字号:TT
热土寻变开新局,集体经济焕生机。2021年换届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创新采用“走出去”“引进来”“沉下去”模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在金沙江畔奏响了强村富民的崭新乐章。
走出去:取经问道求“新思路”
福田镇人大主席团调研发现,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思路不清晰、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4个行政村中有3个年收入不足5000元。为答好共富试验新课题,镇人大主席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堵点难点,牵头组建由人大代表、村组干部等组成的“产业先锋团”,先后奔赴安徽芜湖、云南永仁等地考察学习,助力村集体经济“探路人”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考察结束后,镇人大主席团提出各村(社区)要走抱团发展之路,集中土地、光热、水源等优势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该建议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困境突破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图为福田镇人大组织部分区乡人大代表、村组干部考察云南省永仁县紫约蓝莓基地
引进来:筑巢引凤开“新赛道”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镇47名代表分别联系走访10-15家农户、企业,收集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的意见建议,为推动产业转型和集体经济发展汇聚智慧力量。结合外地考察学习的先进经验,代表们带着考察资料走遍4个行政村,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和引导,在院坝会上播放外地蓝莓种植园、稻蛙共生基地景象。同时积极对接招商政策,加强企业落地协调服务,促进紫约、佳禾、山沁等农业龙头企业落地。截至目前,该镇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示范园蓝莓2000余亩、香葱200亩、稻蛙共生200亩,厚植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做大共富“蛋糕”。
沉下去:抱团发展成“新模式”
镇人大主席团紧扣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这个“一号工程”“头等大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共同富裕·建功有我——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活动为抓手,建立代表分片联系村(社区)机制,代表下沉村组开展共富宣传50余场,提出共富建议6条,办成共富实事14件。重点围绕集体经济发展主体、机制模式等要素,加强集体经济政策研究、人才引进、运行管理,推动建立了福甜心耕联村创富公司,以“创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由各村向公司注入资产和资源,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实现“1+5”(1个镇级创富公司、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督促制定群众分红制度,促进全镇集体经济均衡发展、群众共同受益。
如今的福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图景愈发清晰:蓝莓园里工人采摘正欢,稻蛙田边农忙不断,香葱基地货车往来穿梭,和美家驻地笑声朗朗......全镇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200万元,薄弱村金台子村达到600万元,塘坝村、务子田村达到20万元以上,全镇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000万元。群众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分红等多重收入,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图为福田镇塘坝村蓝莓基地
从“零”到“千万元”的福田集体经济“腾飞”故事,是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鲜活样本。当传统模式遇上创新思维,当人大代表扎根田间地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共富共美,幸福田园”壮美画卷,正在攀西裂谷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