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11:2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市创建国家级钒钛科研平台情况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时间:2018-07-23访问数:11
  • 选择阅读字号:TT

关于我市创建国家级钒钛科研平台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创建国家级钒钛科研平台情况报告的安排,6月以来,在常委会副主任孔炜带领下,我委通过实地访询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和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听取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高校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对我市国家级钒钛科研平台创建情况进行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后,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围绕抓实钒钛五个一工程 加快实现我市由钒钛原材料基地向中后端产品基地转变,着力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世界级钒钛材料、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聚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工作推进的组织领导

一是明确创建路径和步骤先做强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钒钛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钒钛技术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整合力量创建钒钛国家实验室,最终实现建成钒钛国家级科研大平台。二是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分工职责。明确了市政府相关领导对钒钛科研平台创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牵头推进国家钒钛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和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提升,市发改委牵头推进国家钒钛产业创新中心创建。两个部门就支持和推动攀钢集团、攀枝花学院有效实施创建工作,都制定了切实推进措施,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推进工作。

(二)强化支持保障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借助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省部联席会议、主办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召开科技攻关协同推进会、制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争取重点科技项目、考核激励等方式,推动信息及时沟通反馈、创建工作加快步伐。二是出台人才政策。出台《人才新政七条》,着力吸纳优秀人才,其中实施钒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攻关计划,最高给予6000万元综合资助等条款,突破大。三是深化激励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实施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试点改革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组建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计划总规模100亿元,由攀钢集团、攀枝花市国投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则组建和运作。

(三)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今年初在攀枝花学院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钒钛学院。设攀枝花国际钒钛学院、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中国钢研攀枝花学院钒钛技术创新中心3个机构,涵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产业开发研究三大功能。二是充分发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优势,集聚人才开展钒钛重大技术协同攻关。大力推动制约攀枝花钒钛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共性问题进入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此为引领和平台,推进攀枝花钒钛后端产品科研突破和创新体系建设。面向全球招标,借力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产学研协同攻关。三是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为平台集聚智慧提升攀枝花钒钛产业影响力。与国家、省50 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技术联合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创新平台联合共建等合作模式。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项目深度对接,不断开阔了攀枝花钒钛科学研究的新视野,拓展了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新思路,推动了攀枝花取得国家钒钛标准话语权、提升产业发展影响力工作。

(四)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一室两中心建设得到推进。攀钢集团钒钛产业创新中心方案报批市、省、国家发改委工作有序进行。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确定了钒钛领域七大研究方向,钒钛后端产品研发计划有序实施。依托攀枝花学院的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和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发展方案正在制定。二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争取科技攻关项目资金3亿多元,按进度目前已到位1.06亿元。高钛型高炉渣提钛、钛锭EB炉装备国产化、航空舰船用钛铸件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2013年至今,试验区下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7项,其中攀枝花31项,结题验收4项,可转化的项目超过10个。主要为钒钛磁铁矿高效采选、高炉渣提钛、氯化钛白生产、钒电池电解液、钒铝合金、钛钢复合板、钒钛耐磨件、碳氮化钛基粉末材料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钒钛产品后端延伸开发研究相对滞后,对国家级平台创建支撑力还不足

目前,我市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钒的前端研究及产品开发居于国内外领先地位,钛的初级产品研发有较大成效并占有一定市场,钛金属材料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钒钛非钢领域研究还需要新的突破。总体而言,因过去一定时期里,受诸多条件限制,我市企业对钒钛资源深度、广度、精细化利用缺乏足够认识,对钒钛产业和产品科研前沿信息缺乏及时准确把握,钒钛产品中后端延伸开发研究起步晚,产业和产品发展规划和研究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钛,与国内领先的如宝钛集团、中船重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比较,在钛金属材料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市要建设在国家钒钛标准方面拥有话语权、在产业产品研发方面拥有影响力的钒钛科研平台,还需要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更大支撑。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支撑条件还比较薄弱

一是我市钒钛后端产业产品创新技术研究积淀薄弱,包括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与研究能力、技术积累、实验室设施设备等在内的条件还远远达不到国内领先甚至尖端水平要求。二是引资引智条件还不适应发展要求。还缺乏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优势,引进有实力的科研团队也缺乏具有价值的项目平台作为支撑,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还不足。目前我市钒钛领域虽然有一批人才,但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高端领军人才同时,面临引进的是刚毕业的博士硕士,流失的却是富有经验的成熟的科研人才的问题。在资金支撑上,多年来,我市总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科技研发投入年GDP占比仅为1%左右。缺乏稳定持续的研发资金,既不利于争取和吸引项目,也不利于吸引、培养和稳定人才。

(三)支持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虽然出台了《人才新政七条》等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但在具体的操作细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落实。二是财税优惠政策和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虽然有一定的引导、促进和奖励政策,但作用还明显不足。特别是对省级以下科研项目分包经费划拨进行征税,对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视同企业收入进行征税如省下达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费,由上级法人转到下级法人就要征税,加重了企业、科研院所研发资金不足的压力。三是钒钛基金有待切实发挥作用。目前,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资金到位量偏少,向社会资本募集难度上升,首批投资项目集中于大企业,目前对钒钛资源投资开发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三、建议

(一)在提升钒钛科研水平上进一步着力

一是强化钒钛产业产品发展规划布局战略研究。深入研究国家钒钛产业发展战略、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创新前沿情况,加强钒钛产业产品研发专项规划,进一步准确定位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不同阶段方向、目标和布局。应抓住钒产业产品后端研发我市与国内国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机遇,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化规划引领,突出重点研发项目,争取先机站上制高点。二是持续聚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集中力量实现新突破,着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研发成果、国内有影响力成果三是持续聚力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着力建设钒钛科研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团队。依托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高钒钛高技能专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加大钒钛专家团队培养力度,有计划选拔在职科研人员、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在强化通过引进行业内高水平科研团队,采取联合研发、联合攻关方式提升自身队伍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研究探索更好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创造性的办法,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其争取省级、国家级研究项目。

(二)进一步完善支持保障的政策和机制

一是进一步用好现有相关政策。对涉及钒钛高新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收税进行梳理,有明确规定的政策要切实落实。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用好用活国家出台的相关税费政策,如《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以及攀枝花今年出台的《关于整合和规范全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的实施意见》中关于科研平台建设一次性奖励及科研投入和项目转化奖补、资助等政策,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研究设立钒钛产业产品研发风险投资基金加快推进攀枝花钒钛开发投资基金的募集;面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钒钛产业产品研发,进一步研究制定引导和激励性资金保障政策三是研究减免或降低省、市科研项目分包经费划拨税率政策。

(三)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制定西部高新企业优惠政策

西部地区被纳入西部大开发鼓励的产业内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都是减按15%税率征收,不利于引导企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应借助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研究提出需要国家和省上给予试验区内钒钛及相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优惠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科研人员个人所得税同档降低5%-10%征收政策等,进一步改善我市钒钛科研平台建设引资引智政策条件。